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与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交流座谈会顺利开展
为促进内地与香港中医药教育交流合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中医药处与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于2025年6月5日上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书院举行交流座谈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医务卫生局(中医药处)中医药发展助理专员、助理秘书长何家骐,高级中医药主任、博士蔡嘉杰,高级中医药主任、博士林嘉豪,中医药主任、医师岑子谦,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谷晓红,中心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焦楠,中心教师刘玉、李爱华参加会议。座谈会由全国中医药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谷晓红教授主持。
焦楠副主任首先对中心工作进行介绍。中心是依托北中医建立的全国性中医药教育研究专门机构,致力于推动全国中医药教育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中心始终坚持以教育研究为引领,以提升质量、凸显特色为核心,汇聚全国专家智慧,打造“中医药教育学术高地”。同时,介绍了中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中医学专业(2025版试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人才培养阶梯标准等重要研究成果。
香港中医药处何家骐助理专员介绍了香港中医药发展成果与规划,他强调香港正制定首份《中医药发展蓝图》,以“融入体系、人才培养、产业国际化”为支柱,发挥桥梁作用。蔡嘉杰博士则在蓝图框架下,从课程与临床能力评估标准、医师资格考试、继续教育与师资培训、国际培训基地等方面,提出香港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思路,并着力推动香港标准“走出去”。
与会代表随后围绕香港中医药教育现状、两地合作及发展香港特色等方面展开讨论,并一致认同香港可以进一步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通过与内地经验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提升香港中医药教育水平。
谷晓红主任在总结指出,座谈为深化合作搭建重要平台,期望双方立足国家大局,持续沟通探索创新路径。她建议香港把握机遇构建教育新高地:锚定学制改革与专业重塑,探索贯通培养模式,强化核心能力,发展相关专业;筑牢师资、平台、教材与认证四维支柱,深化合作共建平台基地,接轨国家教材,建立认证制度;拓展全球视野与区域协作,推动资格互认,输出香港创新经验。她强调香港应成为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示范窗口和文化国际传播战略支点。
本次座谈聚焦两地中医药教育协作关键问题,为未来深化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对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